top of page

日和手帖 在藝術品裡的安眠"8又二分之一的驚艷"


何志偉採訪報導

七個房間,一個工作室,加上延伸到戶外的咖啡廚房,整合起來是八又二分之一個空間,陳佳臨索性把這家旅店命名為〝8又二分之一〞,恰好又合了費里尼的電影《八又二分之一》之名。

陳佳臨說,因為在美國留學期間被異國藝術氛圍所震撼,她一直想回家鄉打造一個藝文平台。最終她在一個普通的晌午,和弟弟、建築師朋友,頭頂烈日,在台南一條小路的〝路沖〞位置,找到了一棟早年廢棄的美軍宿舍。你都能想像陳佳臨當時對它一見傾心的小興奮。

舊屋的生命開始延續,並且始終歸於那些來來往往的人們。曾經是來台停留的美軍,現在更多的旅人故事在這裡發生。陳佳臨把舊屋翻新、改造,經營起了這家旅店,說是旅店,其實更像是〝跨界的藝術平台〞,〝把不同領域的思維,發展成脈絡和個人故事,給客人實體與精神的雙重享受〞。她通過更親民的方式將生活藝術帶到每個來客心中。初衷不改。

旅店的改造,並不是簡單的復古。陳佳臨完全讓空間變得充滿現代感。七個房間,她邀請藝術家朋友,將它們設計了不同的主題客房。

你原先是學藝術的,從美國畢業回來後,怎麼會想到開這樣一家旅店?這家旅店,似乎把你對藝術創作的興趣,甚至對建築的一些經驗融合進來了。

大學時總覺得身邊有很多有才華的朋友與同學,但能展現大家的作品的平台卻很少,覺得可惜。後來到美國念藝術創作,老師常帶我們到雀兒喜區看新展覽, 而費城的老城區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是所有藝廊的開幕派對日,我們常在那天去看最新的展覽與設計,到那裡吃免費的美味餐點。這是我感受到的文化衝擊。那時總想,如果有機會在自己的空間裡這樣做,讓人有機會看見更多的創作可能,一定很棒吧!所以8又二分之一才會不斷舉辦藝文展覽與活動。

回台灣後,我先在建築事務所和室內設計公司,磨練了兩年。學習家妝、採訪藝術家、統籌展覽,讓我累積了很多創業的功夫,在創立藝術旅店時,給了我基本架構與概念。

之所以採用”旅店”的形式,其實是希望能把設計作的完整。過去接案,因為顧及預算與業主美學等等,多半都會有些缺憾,我想只有在實驗自己的空間, 才能把實驗做足。一個完整的空間,從空間、調性、軟件、服務、人、活動企劃 等等,我希望把自己喜愛的一切,分享出去。而我,喜歡這些與美相關的一切,它可以是創作的初衷,可以是一種熱情的動能, 可以是一餐美味的餐點,我想把我經歷過的一切,轉化再轉化,形成一種理念, 讓來客可以放心把自己交給我們。這些都是思考過後的決定,絕非偶然。巧合可以是甜美的意外,而如何發展成脈絡,就需要整合的功夫,我希望實驗一種”脈絡”的可能性。

當然回歸到商業上,他仍在一個微妙的平衡裡,冷暖自知,不過也喜歡這種如履 薄冰的創業危機意識,這讓我能夠常常在理性和感性中,尋找可能性,而判斷也 更加有挑戰性。

8又二分之一的原址是一棟美軍宿舍,是什麼打動了你?當然一方面可能是在建築事務所這段經歷。給了你對空間改造的敏感度。

在事務所的經驗,確實能讓我多了一些大膽的假設, 在找到這個舊舍之前,我已有打算回鄉創業的打算,一直在找適合的據點,直到看到這棟一見傾心的荒廢老房,我才下定決心。

從故事性上,美軍宿舍原本就是個充滿旅人情懷的聚集所。在地點上,它隸屬南區,而我自己就是南區長大的孩子,所以第一個案子能在南區,也是我心之所向。

8 又二分之一是前後兩棟,中間夾著戶外庭院。前棟是屋主的老家,後棟是美軍宿舍,中間原本有相隔得圍牆,我們將牆拆掉,讓前後兩棟共處一院,這也是我想實驗的 1+1=1,只是這個 1 的力量更大。

屋主的老家,被我改成了咖啡廚房,保留了外殼結構,我把外矮牆也拆除,改用黃金串錢柳做綠籬。原本大門的位置,改成了桂竹,以垂直的姿態向路人宣示它的神祕。頹圮的屋瓦請古蹟修復的師父重新整建,用水泥瓦重新包覆了屋頂。原本灰色的洗石子,改成了白色的石頭漆,讓舊介面能夠有新的 介質。內部以黑白紅,實驗中西混搭的空間,創造在竹林喝咖啡的異國情調,將中式案桌剖半崁入吧台裡,並擺上我親手料理的西式輕食。

後棟的美軍宿舍,原為五個小家庭的居所,現被我們改為七個房間與我的個人工作室,讓短居一晚的空間緊實而豐富。二樓的房間都特別開了天窗,讓陽光能以另一種姿態進到房內,早上五點天光是藍色的。光影有了不同的質感,房內有了另一種溫度。其中有兩間特別的樓中樓房型,讓大家有機會到閣樓睡覺,看見傳統屋架的特別之處。另外有四間是主題房型,透過動線整合與階梯,創造出一種小時候搭枕頭山,將自己深陷進枕頭山的童趣感,最後一間是最大間的房,利用 中式臥榻的概念來進行創作。

這七間房都是由不同的藝術家根據不同主題設計的,其實打造主題式的旅館幾年前就在流行了,你設定的主題,有什麼特別的嗎?

我們七個創作者(包含我自己),共同創作了這七個房間。共有花藝、 攝影、插畫、音樂、平面設計、建築和電影。由於大家都沒有太多空間的經驗, 所以由我帶著大家一起討論主題牆的呈現。從無到有,我們基本上是絞盡腦汁在解設計題,不過呈現的結果,大家都很喜歡, 也樂在其中,而我的快樂是來自於大家在過程裡享受到快樂。

像插畫房,當初命題也只希望我能提供一個全白的畫布給她,但為了配合設計,地磚又重新選過。最後她帶著畫筆和口紅進房間,在裡面畫了一片大大小小的唇印,常常一個人旅行的插畫家希望在這個空間的旅客能被滿滿的熱情包圍,細說故事,不要寂寞。

平面設計房,以旅行中的資訊站為創作啟示,我們蒐集了每個人出國旅行隨手拿的免費地圖,拼貼出只有 8又二分之一 房間才有的世界尺度概念,每個人的記號、每個人流過的汗、曾經感受到當地的溫濕度,透過這個房間又有了連結。你可以找到過去旅行的回憶,也可以決定下一個旅行的地方。

音樂房,旅行中,在異地睡覺的經驗是很特別的,所以我們從夢境出發。創作者拿了李斯特的琴譜,讓創作成音符的蝴蝶在房間裡飛舞,其實也是將創作者內心未完成的音樂之夢,帶到這個音樂房之中。

攝影房則用了一萬多個底片膠卷鐵盒來拼貼牆面,過去大家用類比的方式,通過傳統底片機記錄旅行的回憶,現在用數位相機來記載。曾幾何時,我們不再謹慎觀察每個旅行的細節,那一下快門,成為快速而忽略的象徵。希望透過這樣的膠卷故事,讓大家重新看見旅行的種種細節與美好。

我其實希望以一種”主人翁”的概念,帶著大家進入藝術家內心的小房間,透過空間的細把它曾經思考、經歷的一切一一揭示開來。想要發現的人,自然能發現, 想要多聊的,我們隨時都在樓下,歡迎大家一起談心說笑。不同領域的人、切入 的角度自然不同,我喜歡發現每個人生命中不一樣的特點,因為那是讓創作豐厚的本質。所以我不以”吊掛作品”為藝術旅店房間的形式,反而是一種”這個創作者就是這樣”的態度來呈現。思考的過程反覆過以後的最適合解,就是 8又二分之一房間的概念。

藝術家的創作總是天馬行空的,所以在具體的設計改造中,會不會有一些被你否決了?因為可能不太符合功能的需要。

設計過程中的討論一定是激烈的,有些太過誇張而無法兼顧商業空間的方案當然會在審慎評估後否決,否決才有機會有更好的點子產出。比如說圖像的創作者原本打算畫滿整間的性器官,但我想這樣的創作或許在純藝廊空間看起來會更為合理適切,回歸到睡眠,我希望是溫柔可親的。也有過空間的創作者,原本打算整個房間用釘子呈現台南地圖型態,但我 考慮到安全問題,也沒有採納。

你會特別關注房間對於睡眠的關係嗎?比如光線、枕頭、被褥,或者其他

睡眠對旅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夜好眠才有體力繼續次日的城市探索。

我住過這裡每個房間哟!其實在訂房服務時,我都希望能給客人不同的訂房情調。我會先從睡覺習慣開始詢問,包含是否喜歡躺著看電視(因為樓中樓房間是床與 客廳分開),甚至是睡覺時對光線是否敏感(因為二樓房間都有開天窗,會有陽光迎接起床),家庭房的話,盡量安排色系較亮的房間,等等。有些客人甚至因為這樣親切訂房的方式,非住我們旅店不可。也有很多旅客隔天一直問我們哪裡買的,覺得軟硬非常適宜,我只能勸他常來 8又二分之一睡一睡。最有趣的是,之前有位旅客說過我們的被子非常溫暖,於是那年冬天我們寄了一份聖誕禮物給他,就是我們的被子。他說整個冬天都好溫暖。也有客人在留言本上寫上 “床好好睡”三次,這些都讓我覺得很開心。

你應該對物件很講究吧?

我應該是有點偏執的。上次連房間的燈都自己做了,哈哈。我希望在這裡把軟件整合到位,包含餐具、桌椅、花飾等等。不過不只我講究,在這裡工作的同事也都希望這裡更好,大家把自己觀察到的細節不足提出來,我們不斷更正。我除了講究整體性,其實也很喜歡變動,希望每次客人來都能看到不一樣風情的 8又二分之一,比如戶外區的裝置,會隨著季節、節慶、委託案(派對或求婚)等等,有不同的樣子和故事。一成不變的日子我會受不了,我喜歡變動,而且每次都要再更好一點。

在睡眠這件事上會有偏執嗎?每個人的睡眠習慣都不太一樣。

我的睡眠阿,有著傳統台南人都有午睡習慣,只要 30 分鐘的簡單睡眠,可以恢復體力。還有,我是個左撇子,所以習慣往左邊蜷曲睡覺。但我實在是很容易睡著的人,大概碰到枕頭三分鐘以內,一定入睡。不過,一 接到電話馬上清醒。

睡在這麼有藝術格調的空間裡,旅人的體會是不是很不一樣?

很多客人認為這裡的旅居空間確實與其他地方不太一樣,甚至也有旅客把七間全部體驗過。在這裡,其實我們的主題房型把18平方米空間,通過動線整合發揮空間效果的極致,樓中樓房間,實驗視覺下面透明輕巧,上方是厚實木盒床區。無論如何,特別的旅居情調,是客人常給我們的反應。舒適和乾淨也是他們所喜愛的。

我記得你曾經分享過一個故事,說有一位客人知道你們沒有找到適合的衣架來提供給客人使用,所以他在離開旅店前,設計了幾款衣架,提供給你們。旅店,其實是一個容易誕生故事的地方,對嗎?

旅店的來客,來來去去,帶來許多自己的故事,也留下很多感人的故事。上回有個香港導演與我討論,想寫個 8又二分之一 旅人的故事,來拍部” 8 又二分之一”,現在我也在籌備中。

我再分享一個故事:有一次一個男生訂 103 插畫房,信末委託我能幫他準備一束玫瑰花在房內,希望能給女主角一個驚喜。我問了一下預算,也希望能幫他製造驚喜,甚至讓他本人也感到驚喜。我規劃了一下,若只有在房間裡的驚喜似乎有點小,剛好咖啡廳的同事都有不同的背景,於是我請醫學院同學買來最物美價廉的試管,請有購買花束習慣的同事詢 價,請美術背景的同事把試管吊掛藝術廊道上,當天我們全穿上紅色的 dress code,等待旅客到來。

女主角似乎完全不知情,在導覽旅店環境時,還跟男主角說”哇,他們好用心哟, 都用真花呢!真美”,男主角用眼神示意good job,女主角直到打開房門,才發現這些都是為自己用心準備的,為此哭紅了眼。我們很高興為他們準備了超過預期的驚喜。兩日後,男主角寫信給我,說因為家人反對交往,原本這是最後一次旅行,但卻因為這樣用心的驚喜,讓他們重燃為對方的努力的愛火,打算再為彼此奮戰一次。

其實我沒有預期怎麼樣的故事,但每個故事都是獨一無二的。

台南是怎樣的一座城市?

台南市氣候非常好,比如現在正是黃花風鈴木盛開的季節,整個城市是被黃花簇擁包圍,景色甚是美好。這裡不像台北那種都會區,高樓林立,這裡開發早,是台灣的第一座城市,城市街道比較小,巷弄也很有味道,這裡的房子不高,所以抬頭就能看到藍天。

我很喜歡這個城市,這裡的人多半純樸,即使到外地求學生活,都還是有樸直的一面,所以我也希望若有家庭,也能讓小孩在這裡成長。而作為旅店,也希望可以推廣這個城市的可愛,親切與沉著的緩慢步調。

不管是求學還是旅行,你一定去過許多不同國家和地方,但最後還是回到家鄉台南來。在家鄉生活是不是很不一樣,很多人說,不知道為什麼,不管平時在外的生活節奏多混亂,回到老家,生活節奏都是正常的,連睡眠也安穩。

我之前常說”離開,是為了要再回來”,應該就是我對台南家鄉的情懷,我想那種”正常”節奏就是所謂的歸屬感。異地的遊子大概都會思念家的味道,可能是氣候、小吃、可能是家人的溫暖。我能碰到枕頭三分鐘馬上入睡,大概也 是『家』的自在感吧,哈哈。

標記: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